11月29日下午,由安徽省教育廳主辦的2024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我校,本場演出由滁州學院花鼓藝術團承演,在校音樂廳舉行。我校黨委副書記張敏麗,團委、藝術與設計系、旅游與公共管理系等系部負責人,以及師生代表200余人共同觀看了演出。
演出在歌舞《花鼓·源》中拉開帷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鳳陽花鼓唯一代表性傳承人孫鳳城和學生們一起登臺演出,歡快的鼓點和靈動優(yōu)美的舞姿瞬間引爆了全場。戲歌聯(lián)唱《身背著花鼓手兒提著鑼》《花鼓調》《花鼓女》《鳳陽歌》,使現(xiàn)場觀眾分別領略了京歌、申曲、黃梅歌、明清小調的獨特韻味,深切感受到民樂和民歌的無窮魅力。
器樂合奏《鳳陽隨想》、女聲獨唱《幸?;ü摹贰?/span>無伴奏合唱《新編鳳陽歌》和舞蹈《小崗村民喜事多》《姑娘十八一朵花》《有鳳來儀》等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詮釋了鳳陽花鼓文化,為廣大師生呈上一份精美的非遺文化盛宴。
鼓韻新唱《中華兒女創(chuàng)輝煌》,用生動活潑、朗朗上口的鳳陽花鼓說唱詞,結合京韻大鼓的曲調,運用說唱、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深入淺出地傳遞黨的二十大精神,謳歌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的偉大成就,激勵廣大師生牢記初心使命,與黨同心、跟黨奮斗,在實現(xiàn)強國建設新征程中奮勇前進、再創(chuàng)輝煌。配樂講述《唱起花鼓向未來》和女聲獨唱《春風十萬里》讓觀眾感受到黨和人民萬眾一心,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
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在滁州學院音樂學院副書記、副院長高靜的指導下,認識了腰鼓、手鑼等伴奏樂器,體檢了基礎的花鼓擊打和舞蹈動作。滁州學院花鼓藝術團向同學們贈送了象征兩校友誼的鳳陽花鼓。
演出在男女聲二重唱《再一次出發(fā)》中圓滿落下帷幕,精彩的節(jié)目贏得現(xiàn)場觀眾陣陣掌聲,整場演出充分展現(xiàn)出鳳陽花鼓的多元文化魅力,給現(xiàn)場觀眾帶來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此次演出活動的成功舉辦,讓廣大師生近距離感受高雅藝術的魅力,不僅豐富了我校師生校園文化生活,提升了藝術素養(yǎng),陶冶了情操,更充分體現(xiàn)了我校對學生藝術修養(yǎng)及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視。未來,我校將繼續(xù)扎實推進美育工作,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讓廣大青年學生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成為傳承與弘揚優(yōu)秀文化的堅實力量。
(撰稿:陳碩 核稿:汪若冰)